文化创新比较研究
    主页 > 综合新闻 >

去流量、强文化,《一路唱响》打响东方卫视综

上周六晚,东方卫视又一档原创音综《一路唱响》上线了。

这就是由东方卫视、成都文旅联合出品,成都兴文制作,元气森林冠名,百视TV网络独播的《一路唱响》。

这档音综,实现了东方卫视音综的「大创新」。表面看,只是棚内音综与户外音综之别,实则,在这个创新基准之上,它实现了空间、艺人、传播的三大破局,实现了文旅、音乐、新媒体的三重叠加。

这篇文,就带领1号的读者朋友们,看看《一路唱响》的破局之道。

空间破局:从「殿堂」到「民间」

如果说,《我们的歌》是「殿堂级」的音综,那么,《一路唱响》则是「民间化」的音综。

回顾一下这几年的音综脉络,很长时间之内,国产音综多是在棚内进行「微创新」,无非就是调整规则、调整赛制、调整道具、调整阵容,这样一系列的「微创新」,但是整体的制式、类型,还是相对确定的。

然而,此次《一路唱响》却由从棚内走到棚外这个录制环境的变化,完成了一次「大创新」:

在「表演」前加了「采风」。

以往的音综节目,因为局限于室内空间,所以基本只呈现音乐表演,有些节目会有部分创作过程真人秀,但是不作为主体。但在《一路唱响》这个模式中,采风是模式的前史,表演是模式的落点,先有扎实的采风,才有精彩的表演。


从「快」转为「慢」。

棚内音综的节奏是相对快的,一个表演接着一个表演,密度比较高。而走到户外,增加了采风,整个《一路唱响》就给观众创造了音综的另一种打开方式,它是悠扬的、它是舒缓的。所以,看似只是一个录制环境的变化,但是开阔的空间、在路上的状态,都会对录制对象与观众的心理感受造成极大变化。

从「评价」转为「交流」。

在棚内音综时代中,因为更多情况是大家看到一个完整的作品,所以话语体系是唯结果论的「评价体」——不管是导师对学院的评价,还是同行对同行的评价,又或者是观众对歌手的评价。而在《一路唱响》中,因为一路在采风、一路在探寻,歌手们之间的话语体系,变成了更让人放松、更让人舒服的「交流体」。


比如四位歌手坐在评书台下、茶摊桌边的竹凳,不是在评委席上,而是在路边摊上,几个前辈你一言我一语地交流对晚辈音乐的看法,氛围用成都话说就是「巴适得板」;

又如四位歌手在录制转场坐在巴士车上,李健先是自弹自唱了一首夕阳恋的情歌,海泉又接过吉他用《彩虹》《最美》《明天我要嫁给你啦》《让我欢喜让我忧》,说是对应恋人之间从一见钟情、到热恋、到结婚、到七年之痒的四个阶段,胡彦斌又补上一句,「需要有一个人来劝架」,于是唱起了《在一起》。这是第一期中,笔者看着最舒服的一段,他们用音乐交流,用音乐开玩笑,还真应景这个片名——《一路唱响》。


而这个「大创新」背后,1号认为,不只是形式的转变、风格的转变,而是音综价值观的转变——

它更重视过程而非结果。

不是唯结果论的仅仅看到表演、听到评价,而是要到音乐的上游去,看看它是从哪里开始生根发芽的,从怎样的文化土壤孕育而来的。

走到天大地大之间,吸取更多天地灵气、乡土人气,也是对固化的、流水线化的,脱离了生活,脱离了现实的工业音乐的一种突围。

艺人破局:从「中心」到「媒介」

没有流量艺人,全是实力歌手。

《一路唱响》「音乐探宝团」的四位歌手,分别是李健、胡海泉、胡彦斌、颜人中,覆盖70、80、90三个世代的唱作型音乐人,李健和颜人中擅长抒情乐唱作,胡彦斌和胡海泉擅长流行乐唱作。

不仅四人都是质感很好的音乐人,更为重要的是,在《一路唱响》中,他们的定位、角色、功能,都与以往综艺节目有了很大不同——

不再「以艺人为中心」,

聚焦艺人自身故事;而是「以艺人为媒介」,挖掘民间素人故事、呈现乡土文化特质。

由此,他们在节目中,承担起了三个功能性角色——

第一重身份,「亲历者」。

在《一路唱响》中,「音乐探宝团」的四位嘉宾,要一路探访中国的四座富有音乐气息、音乐文化的城市,每座城市,节目组都会精心策划一张名为「音乐元气榜」的当地音乐地图。

比如以首站成都为例,这张音乐地图之上,有包括春熙路、宽窄巷子、小酒馆、红仓·完美文创公园、野生童话·天台、陈锦茶铺、四川音乐学院等7个「音乐地标」,而「音乐探宝团」的功能,就是以亲历者的身份,去深度地见识、体验、感受当地文化,比如一路上他们体验了成都的工夫茶、采耳、变脸、火锅,这一路的经历都在酝酿成最终的唱响。